在植物生理學、生態學、農業科研與環境監測領域,根系作為植物吸收水分與養分、固定植株、響應環境變化的地下器官,其形態結構與生理功能直接影響植物生長與生態系統健康。傳統根系研究依賴破壞性取樣,耗時費力且難以連續觀測。而
根系掃描儀的出現,實現了對根系無損、高通量、數字化的精準分析。

根系掃描儀集光學成像、機械控制與智能分析于一體,其各部件協同工作,揭示地下生命的奧秘。
一、掃描平臺
掃描平臺是儀器的機械基礎,確保掃描過程平穩、精準。
1、高精度導軌與步進電機:
采用直線導軌與伺服或步進電機驅動,實現掃描頭沿X軸或Y軸的勻速、低振動移動,步進精度可達微米級,避免圖像模糊或拼接錯位。
2、透光平臺(掃描床):
通常為高強度玻璃或亞克力材質,透光性好、耐磨、耐壓,可承載土壤、根墊或根箱,確保光線均勻穿透樣本。
二、成像系統
成像系統是根系信息的直接采集單元,決定圖像質量與分析精度。
1、高分辨率掃描儀:
采用CCD(電荷耦合器件)或CIS(接觸式圖像傳感器),光學分辨率通常≥2400dpi,可清晰捕捉細至0.01mm的根系分支與須根。
2、光源系統:
冷光源(如LED燈)提供均勻、無熱輻射的照明,避免根系受熱損傷。
可調節亮度與角度,適應不同樣本(如濕潤土壤、透明培養皿)的透射或反射成像需求。
3、彩色成像能力:
支持24位真彩色掃描,可區分活根(白色或淺色)與死根(褐色或黑色),輔助根系活力評估。
三、樣本處理裝置
為提升圖像質量,部分型號配備專用樣本處理組件。
1、根系清洗裝置(可選):
高壓噴淋或超聲波清洗系統,可自動或半自動清除根系表面土壤,減少雜質干擾,提高分割精度。
2、根系固定框/托盤:
用于平整擺放根系,防止重疊或扭曲,確保掃描時根系處于最佳觀測姿態。
四、控制系統與軟件
1、主控單元:
集成掃描指令發送、電機控制、圖像采集與傳輸功能,確保硬件協同運行。
2、專業分析軟件:
如WinRHIZO、RootNav等,具備以下核心功能:
圖像預處理:自動去噪、增強對比度、校正畸變。
根系分割:利用閾值、邊緣檢測等算法,將根系從背景中精確分離。
參數計算:自動測量總長度、表面積、平均直徑、體積、分支數、拓撲結構等數十項形態學參數。
數據導出:支持Excel、CSV等格式,便于統計分析與可視化。
五、輔助系統
1、計算機與顯示器:
運行控制與分析軟件,實時顯示掃描圖像與處理結果。
2、電源與穩壓裝置:
提供穩定電力,防止電壓波動影響掃描精度。
3、防塵罩與遮光簾:
防止環境光干擾與灰塵落入掃描區,確保成像一致性。